(人民日报 刘新吾)85岁,本该颐养天年了。可是,在重庆青木关镇的地质基地,时常还能看到袁道先的身影。在岩溶地质领域做了60多年研究,中科院院士、太阳集团0638教授袁道先每天思考的还是岩溶。
8000米深岩溶是怎么形成的?岩溶地下水系统突发污染事件如何预防?他在纸片上写了19个问题,每天都要拿着看、不断思考。袁道先说,支撑他的,是好奇心和责任感。
“是那天上的星,为我们点燃了明灯。是那林中的鸟,向我们报告了黎明。”在家中,袁道先(如图,资料图片)偶尔哼哼小曲。他手里拿着一本发黄的杂志,里面有他60年前写的散文。
“老头子,吃饭啦!”老伴在厨房叫他。因为自己做饭“吃不下去”,袁道先从此乐得清闲,每天“吃白饭”。
也难怪,袁道先的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。作为我国第一位岩溶地质领域的院士,今年85岁的袁道先每年还要亲自带学生到地质基地考察。几十年来,他把地球系统科学引入岩溶学,提出岩溶动力学理论,先后为我国的水电建设、铁路工程地质工作和农田水利水文地质、工程地质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“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,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”
袁道先出生于浙江书香门第,从小就对地质十分好奇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百废待兴,急需地质人才。1950年春,袁道先考入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。两年学习后,他投身地质事业。从此,他一生的很多时间都在野外度过。
西藏和平解放后,中央决定在西藏勘察地质,兴修水利。袁道先和同事们从成都进藏,白天乘坐卡篷车,晚上住帐篷,走了一个月。入藏以后,他们沿着雅鲁藏布江考察。晓行深谷,夜枕涛声,成为袁道先的生活常态。工作之余,他们高唱《勘探队员之歌》,“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,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……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,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”。
袁道先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一件事。勘探途中,险象环生,一名藏族姑娘带领他们沿江而行。路过隆子县的一段峡谷时,谷深壁峭,只能攀爬悬崖。袁道先脚没踩稳,往下一滑,底下就是汹涌江水,千钧一发之际,藏族姑娘猛地抓住了他。
上世纪60年代,袁道先到金沙江畔参与成昆铁路建设。铁路有一段经过金沙江河谷,必须打牢地基。晚上,他们住在南岸的帐篷里,起来后发现,帐篷竟然是扎在一整块巨大的石头上,500多米长、30多米宽。这么大的石头,找遍整个南岸也无同类,仅在北岸有。袁道先敏锐地判断:大石头之下,肯定有鹅卵石地层。
但有人认为,这么大块的石头,不可能自己从北岸“跑”到南岸,它就是稳固地层。如果在鹅卵石地层建设铁路地基,安全隐患很大,可是勘探又工程浩大。袁道先力排众议,坚持要到大石头上打钻孔勘探。钻机向下打了50多米后,发现下面果然就是鹅卵石。
这让大家由衷佩服袁道先。于是,他们在大石头里建了一条隧道,这就是成昆铁路花棚子隧道。
“坐拥这么大一个宝库,我们应当对世界岩溶学作出更大贡献”
8000米深岩溶是怎么形成的?岩溶地下水系统突发污染事件如何预防?上午9点,走进袁道先的办公室,他正在伏案思考,纸上写着19个问题。“这些问题我一直在思考,每天都拿着看看。”袁道先现在仍每天坚持上班,有时周末和节假日也如此。
袁道先爱读《徐霞客游记》,“岩溶理论是西方人先提出来的,但描述和记录工作我们中国人做得最早、也最全面,对我们现在的研究仍有不少帮助。”
我国是一个岩溶大国,岩溶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,超过了三成的国土面积,而且岩溶类型齐全,品种丰富,多姿多彩,是全球少有的“天然岩溶档案馆”。袁道先走访过45个国家,经过对比,归纳出我国岩溶的四大特点:岩层古老坚硬;地处季风气候区,雨热配套,岩溶发育水动力强,水化学环境好;地质构造抬升运动强烈,岩溶发育多样;西南岩溶区未经大陆冰盖刨蚀,多样的岩溶形态得以保持。
“坐拥这么大一个宝库,我们应当对世界岩溶学作出更大贡献。”袁道先于1990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“地质、气候、水文与岩溶形成”国际地质对比计划,经多国专家同行严格评审获立项,袁道先被选举为国际工作组主席。
“国际地质对比计划”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科学计划之一,于1972年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同创立。在袁道先领衔之下,得以顺利进行。之后,他又主持了4个地质对比计划的研究。
“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思维,这对我的研究很有帮助。”袁道先善于把握事物的相互联系,从整体角度研究岩溶问题。在研究过程中,袁道先深感传统岩溶学理论孤立地看待地球各大圈层关系,已不足以深入揭示岩溶形成机理,必须从地球系统科学的高度去研究岩溶。
袁道先成功地把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引入现代岩溶学,首次提出“岩溶组合形态”的科学方法,进行全球岩溶对比,确定了全球岩溶分区。引入地球系统科学的方法,从全球角度研究岩溶,在岩溶研究中抓住以碳、水、钙为主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,从大气圈—水圈—岩石圈—生物圈的相互关系上研究岩溶,创造性地总结了一套捕捉碳、水、钙行踪的工作方法,为建立完整的岩溶动力学基本理论作出重要贡献,推动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群体。
在袁道先提议下,经过各方不懈努力,2008年,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桂林,这是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。
“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,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”
在重庆青木关镇的地质基地里,85岁的袁道先仍然在忙碌着,他每年都要带着学生来这里。
在我国西南地区,石漠化是一个顽疾。袁道先率团队因地制宜开展石漠化治理,并与多个植物研究所合作,既避免水土流失加剧,又保证农民经济效益。现在,重庆南川金银花种植基地已经成为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,从一片“寸草不生”的石漠,变成了金银花盛开的优美胜地。
在袁道先院士等人的不懈努力下,“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”被纳入我国“十五”计划纲要,并在“十三五”规划中继续进行。
在我国西南地区,流淌着总长约1.3万公里的地下河,这是岩溶地区的“救命水”。然而,不少地下河受到污染,存在成为“下水道”的风险。2007年,以袁道先为首的科学家提交《防止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变成“下水道”的对策与建议》,得到重视。
岩溶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,不仅要保护好,而且要利用好,对它的合理利用能极大缓解当地缺水的压力。2006年夏季,重庆发生特大旱灾。袁道先提出寻找地下水、缓解旱情的建议,并提供了一幅详细的重庆水文地质图。
袁道先还为岩溶地区旅游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的研究为我国南方喀斯特“申遗”提供了理论支撑,而且,还从总体规划、申报书修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指导。经过各方不懈努力,云南石林、贵州荔波、重庆武隆共同组成了“中国南方喀斯特”,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2014年又增补了广西桂林、重庆金佛山等四地。“申遗”成功后,这些地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,提高了当地百姓生活水平,进而减少环境压力,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。
治理石漠化,保护地下河,推动申遗,袁道先老当益壮,奔走不惜。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,“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,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。”
(原文链接:我国首位岩溶地质领域院士袁道先:85岁仍带学生野外科考 )